秦瓊、江歡、金維才:從“示范性”到“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政策變遷的多源流考察

發(fā)表時間:2020-05-15 11:46

本文基于多源流理論的視角,以高職院校建設政策的變遷為主線,運用質性分析工具Nvivo11,對2005年以來有關高職院校建設的政策文本進行研究,力圖展現我國高職院校建設政策的演進歷程,分析我國高職院校建設政策變遷的特點及變遷中存在的問題,從而為我國高職院校建設政策的完善提供參考。

一、我國高職院校建設政策變遷歷程的質性分析

我們根據專題、事件、趨勢和時期這四條主線,利用質性研究工具Nvivo11,對2005—2019年我國高職院建設的政策文本進行分析。首先,利用Nvivo11的外部數據導入功能導入所獲得的政策文本。其次,建立事件、趨勢、時期三個子節(jié)點,對所獲得的政策文本進行開放式編碼,將反映同一主題的政策編碼置于同一節(jié)點下。最后,對節(jié)點進行拆分、整合,形成了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等四個專題。

(一)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階段(2005—2010年)

此階段的政策專題是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2005年國務院印發(fā)了《關于大力發(fā)展職業(yè)教育的決定》,明確提出實施職業(yè)教育示范性院校建設計劃。為推動這一計劃的實施,規(guī)范和加強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計劃的管理,教育部和財政部分別于2006年和2007年出臺了兩個配套文件。

(二)骨干高職院校建設階段(2010—2015年)

此階段的政策專題是骨干高職院校建設。2010年出臺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提出“支持高等職業(yè)教育示范校建設”。為貫徹落實精神,擴大示范院校建設范圍,2010年國家提出“新增100所左右骨干高職建設院?!?。

(三)優(yōu)質高職院校建設階段(2015—2018年)

此階段的政策專題是優(yōu)質高職院校建設。2014年發(fā)布的《國務院關于加快發(fā)展現代職業(yè)教育的決定》提出“改革創(chuàng)新高等職業(yè)教育”。2015年出臺的《高等職業(yè)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明確提出“鼓勵支持地方建設一批優(yōu)質??聘叩嚷殬I(yè)院?!?。2019年教育部發(fā)布《關于公布〈高等職業(yè)教育創(chuàng)新發(fā)展行動計劃(2015—2018年)〉項目認定結果的通知》。

(四)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階段(2019年至今)

此階段的政策專題是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2019年教育部、財政部先后印發(fā)了“雙高計劃”的系列文件。目前“雙高計劃”入選名單已正式公布,2019年啟動第一輪建設。

二、我國高職院校建設政策變遷動力的多源流考察

(一)問題源流:內外需求激發(fā)高職院校建設政策變遷

1.服務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外在需求。國家要制定相關政策,引導高職院校不斷調整戰(zhàn)略發(fā)展方向、更新專業(yè)設置、培養(yǎng)與產業(yè)發(fā)展相適應的人才。這在不同階段高職院校建設政策的目的表達中得到印證。

2.推進高職院校高質量發(fā)展的內在需要。進入新時代,我國高職教育的主要矛盾隨之轉變?yōu)槿藗內找嬖鲩L的高質量職業(yè)教育需求與不平衡不充分的高職教育發(fā)展之間的矛盾,高質量的需求與低質量的供給間的矛盾日益突出。此外,近年來多所高職院校錄取分數線超過本科錄取分數線,也折射出人們對高質量高職教育的需求。

(二)政策源流:政策共同體助推高職院校政策變遷

1.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行動。中央政府的相關政策行動是推動政策形成的關鍵因素。通過對中央有關教育、職業(yè)教育、高職教育的重要政策文件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不同階段出臺的高職院校建設政策是貫徹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

地方政府在政策形成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在一項政策出臺后,各?。ㄊ校鶕镜氐膶嶋H發(fā)展情況,制定相關的政策文件。不同?。ㄊ校┑膶嵺`為高職院校建設政策的變遷貢獻了地方經驗。

2.學者的研究與建議。通過檢索、分析有關高職院校建設的研究文獻后發(fā)現,學者們關于高職院校建設的研究主題與我國高職院校建設的政策階段劃分具有很強的一致性。然而,高職院校建設的研究并不總是滯后于高職院校建設政策的提出。適當超前的研究為不同階段高職院校建設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

(三)政治源流:意識形態(tài)引領高職院校建設政策變遷

我們選取了黨的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十九大報告中關于職業(yè)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論述,以及黨和國家領導人在第四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全國教育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分析了政治源流對高職院校建設政策變遷的影響。

三、我國高職院校建設政策變遷的理性思考

(一)我國高職院校建設政策變遷歷程呈現連續(xù)性,需警惕身份固化

提升質量、服務發(fā)展是我國高職院校建設政策變遷的兩條問題源流。從不同階段的政策文本來看,這兩個問題源流始終貫穿于高職院校建設的政策文本中,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我國高職院校建設政策變遷的延續(xù)性。同時,政策變遷所帶來的身份固化現象也需要警惕。

(二)我國高職院校政策變遷的動力較為單一,需激發(fā)主體參與

總體來看,我國高職院校建設的政策變遷是一種“自上而下”的政府行為,其中,政治源流引領我國高職院校建設政策的變遷;中央的政策決定在高職院校建設政策變遷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地方政府部門多是執(zhí)行上級決定;專家學者也大都在政策出臺后才開展某一主題的研究;高職院校在歷次政策變遷中更沒有發(fā)揮主體性作用。隨著政策變遷的推進,這一趨勢有所好轉。不同政策主體的積極參與,有力推動了我國高職院校建設政策的變遷。但是,在這一變遷中,政府的“外推力”依然遠甚于院校自身的“內生力”。如何激發(fā)院校的內生動力,成為高職院校建設政策需要破解的難題。

(三)我國高職院校建設政策變遷趨向政策同形,需展現話語特色

政策同形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不同階段高職院校建設的政策具有相似性。骨干高職院校建設計劃是示范高職院校建設計劃的延續(xù),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計劃和高水平高職院校建設計劃的建設方式與管理模式相同。二是我國高職院校建設的政策變遷與我國一流大學建設的政策變遷具有相似性。由此,高職院校政策的制定需要體現話語特色。這種話語特色一方面體現在不同階段高職院校建設政策的制定過程中;另一方面,這種話語特色體現在與一流大學建設政策的比較中。

(四)我國高職院校建設政策變遷速度過于頻密,需重視后期建設

高校的建設與發(fā)展是一個周期過程,很難在短時間內取得成效。從我國高職院校建設政策施行的時間維度來看,2005—2019年間,我國高職院校建設政策變更過于頻密。高職院校建設政策的制定不能簡單地以立項建設多少“示范性”或“高水平”高職院校為目標,而應將建設重點放在人才培養(yǎng)上。此外,還要重視過程監(jiān)管、質量評估,建立淘汰機制,為高職院校建設的全過程提供政策引導。


注:1.本文已經發(fā)表在《教育與職業(yè)》2020年第10期(原文字數:9937)

      2.作者簡介:秦瓊(1990- ),男,安徽淮北人,江蘇開放大學,研究實習員,碩士;江歡(1991- ),女,安徽寧國人,江蘇開放大學,研究實習員,碩士;金維才(1963- ),男,安徽無為人,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


客服電話:400-107-5859 手機號碼:158-0571-1767
聯(lián)系郵箱:137243627@qq.com
首頁       |        案例展示       |        服務中心       |        新聞資訊      |        關于我們  
掃一掃關注我們

公司地址:杭州市濱江區(qū)月明路560號正泰大廈1號樓14樓

在線客服
 
 
 
 
 工作時間
周一至周日 :9:00-21:00
 聯(lián)系方式
客服熱線:400-107-5859
郵箱:wef@wejtech.com